找到相关内容1752篇,用时6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的人生智慧

    布施等,只能感得人天福报,不能得解脱,不能积集为成佛的资粮。声闻追求解脱生死,但缺少利济众生的愿心和行为。而大乘菩萨则以空慧得解脱,而又以大悲为本的无所得为大方便,策导万行,普渡众生,即以般若通达法性...它们,慈悲地把自己布施给它们,如此一念觉悟,则魔也就成人成佛的眷属,成为人悟道的极好助缘。烦恼即菩提,生死即涅般,这样的转变关键就看人有没有觉悟,有没有慈悲心。人有觉悟和慈悲心,人也就解脱种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84661925.html
  • 论佛教医药对中医药的影响

    古代东方文明重在省察自身,征服自然欲望,以求人世和谐,实现静、穆、祥之气有关;也与佛教中安慰痛苦心灵,促进道德自律,寄托人生终极的意识有共同人生哲学社会基础有关。佛教修道的根本是“生死”,具体为“...,对中国中医药产生很大影响,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我国中医药的内容,对今天的医药工作有借鉴。  关键词:佛教;医药;医术;中医药  中图分类号:R—092 文献标识码:A 文章编号:1000—...

    邓来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95761962.html
  • 《心经》者何(1)

    富翁带金子。他们在水上漂流很久,肚子都饿,这时候,富翁想用金子和贫民交换馒头,但贫民却不答应。于是富翁只有抱著他的金子饿死,而贫民吃馒头渡过生死难关。请问此时馒头有价值还是金子有价值呢?  ...无老死亦无老死尽】  人生的问题很多,但如果给以高度概括,那便不外‘生死’二字。通常人们关心生活,然而,生活只是生的一部分。哲学、宗教重视探讨生的来源及死的归宿。佛教作为生命的科学,人生的智慧,对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21762118.html
  • 杂 因 诵(2)

    之间,闻于梵身天。乃把印度教所信的诸天,全收纳于佛教的系统里,且要他们为佛法背书、站台。  最后,世尊说法“增益诸天众,减损阿修罗众”世尊说法,主要是为众生能生死,而不是为让众生生天尔。如照这句话...放下它,就能了事。其实一般人是没有这种勇气跟魄力,去追根究底,去直捣黄龙。故宁可拿个撒隆巴斯先贴一贴,清凉一下,似没事。然过一段时间后,即症状复现也!  四圣谛,我们从学佛以来,就耳熟能详。只是又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31462173.html
  • 莲宗诸祖生平与思想(2)

    净土法门,似浅而深,似近而远。似难而易,似易而难……今人多好说参悟,好说生死,不知在此土了悟甚难,谓之竖超三界。斯陀含犹一往一来,况凡夫乎?此土众生,多是先生西方,然后了悟。生西方一门,谓之横超三界...,而孳孳为善,所作善事如须弥山,皆生死业缘,有何日。善事弥多,生死弥广,一念爱心,万劫缠缚,可不惧哉。念佛心不专,何也?或是名根未断,或是爱念牵缠,于此二者宜加审察,苟不把家缘世事一刀斩断,六字洪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1162467.html
  • 净宗根本经典的选取

      净宗根本经典——五经一论的格局,经印祖楷定后,得到中外净业学人的认同。时当末法,有欲当生生死出轮回者,悉应熟读详研五经一论,自行化他,庶不负历代祖师精选择取之婆心。   第二节 五经一论的基本...功德百千万倍。”阿难启问功德之所以如此之大,正是将净宗念佛大法问出来,未来的含灵众生,皆因念佛法门而得度越生死苦海。本经的序分,通过世尊与当机者阿难的一段对白,构成本经的缘起。   2.本经内容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1162468.html
  • 二OO一年中国大陆佛教会议综述

    图像和律部文献的研究,揭示生死轮在佛教宇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在亚洲的传播,讨论艺术家、僧人、俗众以及供养人在宣传生死轮中的参与,生死轮俗讲中的听众问题,并对唐代、长安、洛阳、敦煌寺院何处绘有生死轮作...二OO一年中国大陆佛教会议综述作者: 黄夏年(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编审)  我们已经胜利地走过二OO一年,回顾这一年的佛学研究,成果甚丰,生气蓬勃。作为每年的学术活动的主要方面——佛教...

    黄夏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00562527.html
  • 明末四大师禅净观比较--以莲池袾宏为中心

    始知向来如在含元殿里觅长安也。[38]  憨山主张禅净双修,因此对净土修行的论述颇多。他极力赞叹净土法门,主张上根之人以参究之心念佛以生死,中下根之人则可专修净土。相较而言,莲池专弘净土,西方净土是其...明末四大师禅净观比较--以莲池袾宏为中心   刘红梅  内容提要:本文以明末佛教为历史背景,比较明末四大师的禅净观。莲池袾宏主张禅净双修,并以参究念佛一法导禅归净;紫柏真可以复兴禅宗为己任,肯定...

    刘红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42262662.html
  • 《华严经》与普贤菩萨思想

      ……  这段经文指出,菩萨已是成就佛那样的正觉,度脱生死苦海,出离世间。但是,菩萨为了救护一切众生则须“勤供养佛,乐住生死;主导世间,令除恶业;以胜妙法,常行教诲”。为此,他们于“一切世间,...《华严经》与普贤菩萨思想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李富华  《华严经》是形成于2—3世纪时代的一部重要的大乘佛教的经典。研究表明,《华严经》形成的过程是经历由单篇经向集成合编的发展,大约...

    李富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10462809.html
  • 比丘律仪与比丘尼律仪

    佛泥洹大道果。」故比丘、比丘尼戒法,确是卽生成办,断烦恼、生死之法。而今人反视此为畏途,更别求生脱死之徯径,诚为怪事!  此具足戒法,授受均甚为不易:受者须年满二十,更须无诸遮难。而授者三师七证,...众在世佛法流布,若彼诸佛及声闻众灭度后,诸世间人种种名、种种姓、种种家出家,不令佛法疾灭。何以故?以经法善摄故。譬如种种华置于案上,以线贯,虽为风吹而不分散。何以故?以线贯摄故。」舍利弗听过去诸佛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43562911.html